EP03 <裂痕>&EP04 <病識感>

 

人終其一生都在學習每個階段的不同身份,凡事都有第一次,然而並非所有人事物都有標準解答,例如:家庭。從第三集的<裂痕>中,看見被害者與加害者家庭都在各自面對自己心中過不去的難關與瘡疤,喬安與昭國共同面對女兒天晴的問題,進而讓喬安漸漸面對自己心中不敢跟別人談、也不跟自己談的喪子之痛;王赦律師與李媽語重心長的一鏡到底,道出李媽心中對自己育兒的責怪與愧疚,隨後與大芝、李父回顧記憶中曉明的模樣;透過雙線進行讓觀眾探究雙方各自存在傷痕的家庭,也拉近我們與加害者、被害者家庭的距離,重新定義我們原先自以為的正義與善惡。

⠀⠀⠀⠀⠀

很多時候,人們疏於理解正在漸漸失速的社會,加上網際網路的便利,無形之中成為大眾情緒抒發的簡化,在媒體加速渲染下,言論自由的無限上綱成了社會裂痕的來源,時間一久,裂痕日漸擴大,如果人們沒有明辨自省的能力,久而久之跟著風向走、標題走,便是第四集要訴說的「缺乏病識感」。許多人對疾病也存在刻板印象,以為生病吃藥就會好、病了就要強迫自己快點康復,大家對疾病避之唯恐不及,卻疏忽預防與理解疾病的重要,尤其心病。其實特別喜歡在《與惡》中,精神科社工宋喬平與醫生林一駿 的角色安排,除了在其他情緒較為沈重的角色中,留以客觀、專業的角度,適時提醒感性的適可而止,同時也讓觀眾理解不同崗位上的立場轉換。

《與惡》就像是編劇與團隊寫給社會大眾的一封善意箴言,在幾近寫實的劇情裡,取決於我們怎麼看,以及理解的有多少。我們無法控制意外的發生,過去無法重新來過,甚至事件的創傷也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康復,逃避只會不斷輪迴,該面對的還是會來到,如果有機會重新理解與面對,在同樣的事情面前,這次的我們是否能夠用更同理的心態看待,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與社會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一、二集觀劇心得&介紹總整理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懶人包總整理|導讀分享、創作全見、主題曲分享、故事大綱、人物介紹、播出時間

 

*後續集數將陸續更新*

 


 

相關書籍

 

 

追蹤【艾斯特的電影紀錄】IG:[點我]

在Facebook訂閱【艾斯特的電影紀錄】:[點我]

加入LINE官方帳號:@movie_record (@要打)

 

arrow
arrow

    艾斯特Es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