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喜歡看懸疑推理小說的讀者,想必對「東野圭吾」的作品並不陌生,從細緻縝密的寫實風格,逐步帶入不同維度的選材格局,遊走在科技、道德、生命存亡邊界碰撞眾多議題,試以懸疑勾勒變化多端的人性考驗,總在時間軸上的一線之間、一步之隔,激盪出前所未見的生命新扉頁。理工背景出生的他,常在近年的作品看見超現實或科技的蹤影,卻又不失回歸人心情懷的溫度,於顛沛流離的生活當下,透過角色的懊悔與苦楚中細細沈澱那「不完美」卻「熾熱」的生命之詩,也因其作品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厚實內容,在近年更是廣為被翻拍上大螢幕,無論是《解憂雜貨店》、《當祈禱落幕時》、《拉普拉斯的魔女》到近期的《人魚沉睡的家》,可以說是再次挑戰人性邊界,又適時結合不同領域收放自如的純摯佳作。

 

《人魚沉睡的家》以家庭與生命作為出發點,身為父母面對孩子的生命垂危,不得不受限於日本法規下的抉擇:一是接受腦死的判決,選擇器官捐贈 ; 二是等待女兒心臟停止跳動的那刻,接受死亡診斷。對父母而言這兩個抉擇無非都是煎熬的難捨,然而卻因新科技的出現,彷彿是降臨於夫妻倆的一線生機。

 

「為什麼真正被救贖的,是夫妻倆而非小女孩本身呢?」電影試以夫妻周圍的角色作為著墨點,如實反映輪轉於多元立場的眼光與心態,於關鍵抉擇適時回到主角身上, 思考著以愛為名的源頭,讓身為觀眾的我們得以脫離當局者外,以第三者的身份去心領神會角色的寓意深遠。不以偏剖的立場去探究每個角色的抉擇,而是屢屢流轉於不同面相的愛與人性最深處的掙扎,在盡可能的完整理解下,或許早已深知不存在最完美的解答,拼命想喚回的永遠最難割捨,只能於僅存的時光中,漸漸修復早已千瘡百孔、仍帶有溫度與懷念的心,用盡最後的力氣,好好說再見。

 

層層遞嬗的劇情走向、於理性與感性間取得極佳平衡、首尾呼應的巧妙串聯,早已讓《人魚沉睡的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情感印記,於一次次對白裡引人細探,搭載詭譎多變的配樂,卻在出奇不意的「意外」中,留以滿滿的情懷與省思,隨著劇情一路油然而生的焦慮不安,在結尾昇華為暖意的動容,某種程度上而言,身為觀眾的我們,好像也被救贖一番。

 

 

 

 

>>>【新片介紹】《人魚沉睡的家》-誰殺害了我的女兒?

 

 

追蹤艾斯特的電影紀錄IG:[點我]

在Facebook訂閱艾斯特的電影紀錄:[點我]

加入LINE官方帳號:@movie_record (@要打)


 

arrow
arrow

    艾斯特Es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